普通大学王牌专业与名牌大学的普通专业,如何选择?
这个好选择,选择普通大学王牌专业。我个人觉得王牌专业按国家教委对专业评估分为九个等级:A+,A,A-,B+,B,B-,C+,C,C-。参加评比大学一般设有博士学位或者硕士学位点的学校,大多数学校是没有资格参加评比的,譬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全国开设有上千家学校,能有资格参加评比100多家。个人认为B-以上就算好专业,名牌大学应该是指985大学或者是211大学,现在也叫双一流大学。普通专业是指等级C-以下,就是没有资格参加评比的学校的这个专业。
就拿建筑学专业来说,陕西考生567分,想学建筑学专业,这个分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筑学应该行,西农是985、双一流大学,强的专业是农林类专业,建筑学专业连C-都达不到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是B+,是建筑行业“老八校”之一,考生应该选西建的建筑学,而不是西农的建筑学。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该和法学专业,开设学校最多的两个专业,录取分数线从700分到400分。以陕西省2020年高考为例为例,陕西考生567分,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重庆邮电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,选哪个?闭着眼选重邮,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B+,陕西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连C-都不是,是211、双一流大学,教育学和师范类专业是好专业,这叫术业有专攻。法学专业学生如果分不是太高,首选是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,西政是法学江湖的“五院四系”,师出名门,法学专业等级为B+,大多数985大学法学专业达不到C-。
要选就选普通大学的王牌专业,不要选名牌大学的普通专业。
首先我们要确认一下名校指的是什么级别的高校,在我国我们暂且把它定义为211,985高校应该算是吧?那剩下的大学都可以成为是普通大学了。第2个我们要定义什么是王牌专业?我们暂且就以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为基础,要进入所谓的王牌专业,起码要进入A等级以上才能称为王牌。A等级以上就是相当于该专业在全国排名前10%的高校。
通过你的上这个表,我们可以看出来,在全国双非高校,也就是非211,非985高校当中,在学科评估当中能够进入前10%的,虽然这列出49个学科,但是实际上只有38所学校。也就是说要在985,211高校和这些高校之间选择。那到底要如何选择,我想的话应该考虑如下几个因素:
第一,个人兴趣
专心选择还是要考虑个人兴趣,如果在两者之间选择的话,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。并不能因为某个专业排名好,或者学校好就进哪所学校。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,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!
第二,看人生规划
如果毕业之后想考研,尽量能够选择985 ,211高校可能会比较好一些,如果毕业之后想直接就业,可能在普通高校的王牌专业可能更好一些。因为985, 211高校毕竟研究生数量比较大,而且还有很多免推的资格,考研的可能性要比双非高校要更大一些!
第三,考虑学校所在地
学校所在地也是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,如果是名校的普通专业,而且名校在比较好的一线城市,应该选择名校比较好。反过来说,如果普通高校是在一线城市,而名校是在二线城市或者是西北偏远地区,则可能选择普通高校的王牌专业更好一些。
这个废话几句,首先这个不能一概而论。要分几种情况。
1,这个普通院校,差距大不大,就是两校差别大不大。
首先说名牌大学,不在乎清华北大c9。
以及一般985
比如我是电子科技大学毕业,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平是高于清华大学,上海交通大学的,但是我们考研都去清华,上交 复旦等。
这就是院校差异,用人单位肯定喜欢清华上交,而瞧不起我成电,专业再厉害也枉然。
如果差别大的话,肯定选好学校了。但是千万不要学环化生材农林牧副渔。
2,专业热门不热门,这个很重要
***如是环化生材农林牧副渔,这类专业,你普通院校厉害也没啥用,因为这些专业重点大学毕业都找不着工作。何况你一普通院校。
3,热门的老部署专业院校,很多普通院校热门专业可以选择。
比如
国家电网第二批录取院校排行:
看见了吧,很多电力强校。比如东北电力,上海电力又是热门专业。所以这些院校就业好于很多211的环化生材农林牧副渔。
明白了吧
建议首选名牌大学普通专业。
为何建议如此选择?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:
第一,学生就业,用人单位第一选择通常是学校品牌,其次才是专业。学校品牌往往是第一硬性条件,比如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非985,211学生不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如果学校品牌不高,即便专业再好可能也会被卡在第一个环节。
第二,名牌大学因为平台高,更容易吸引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入驻,相对普通学校品牌专业发展前景更广阔,发展速度更快,发展潜力更大。
第三,名牌大学的学术氛围强,学术***丰富,有利于学生眼界和思维的多重提升。我当年博士求学于中国人民大学,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频率的各种大咖讲座,这方便学生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殿堂,兼容并蓄。
第四,名牌大学学生层次高,大学同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***,有利于我们潜在社会资本的增值。
第五,专业只是一个敲门砖,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内的专业,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并非如此明晰,往往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这种专业之间的跨学科交融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专业的“专属性”,“专有性”,增加了学科之间的互相通融性。你可以观察一下现在用人单位的招聘简章,包括中文,社会学,历史,新闻传播,心理等专业都可以同时纳入许多职位招聘的学科范畴。
第六,现在很多学校开设有副辅修,双学位专业,就是你在校期间可以同时选修另外一门专业,一般周六周日上课,只要修满学分,即可以获得双学位。这种副辅修环节可以有效弥补学生最初的专业选择缺憾。
综上,建议首选学校,其次专业。
以上,供参考。
非特殊说明,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,欢迎转载
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npkww.com/dxzy/1599.html